第149章
  难道当和尚还要交费?
  揣着疑问去了檀香堂,一路上也不好问那位僧侣,瞅了瞅四周,的确环境简陋,认了路,赶紧去了斋堂。
  陈志诚和石头在,其他人先回了住宿房。
  石头脚旁放着背篼。
  “这?”陈志诚指着背篼,看表情像是在说:“有必要时时刻刻带着吗?”
  她让石头拿出上面的罐子,揭开,舀了一大勺到碗里。
  斋堂里的食物都是一样的,一碗米粥,一碟腌咸菜。
  海酱赶快放了回去。
  寺庙有“戒杀生戒肉食”的清规。
  “施主,一人一碗,切勿贪欲过重,口腹之欲……”
  抬头看了看,给盛饭的僧侣正对着添饭的一人皱紧眉头,嘴里吐出一堆叽里呱啦。
  “你们吃饱了吗?”她问陈志诚。
  “差不多吧。”陈志诚接着说道:“那人该是没续交香火。”
  “续交?”
  “待的时间长了,懒着不走,寺庙里的人也不好直接赶人走。”
  陈志诚对寺庙的情况似乎蛮了解,她赶紧问了戒金的事情。
  这一问,好家伙,吓了她一大跳——来吧,改行开寺庙吧!
  当然,她是没资格开展这块业务的。
  请问,您听说过“出家许可证”吗?
  请问,您知道“僧侣从业资格证”吗?
  所谓出家许可证,那就是“度牒”。
  是个人,想出家,就出家?
  首先,得满足如下条件:
  第一,必须是能够自主的自由人。父母健在的,父母得同意,当官的先辞职,已婚的先离婚,奴仆要是自由身,反正是无拘无束无牵挂,信其他宗教的还要先划清界限等等。
  第二,必须是7-70岁之间的,身体健康的人,例如残疾人士,不符合出家条件。
  第三,犯过五种重罪的,不能出家。包括杀害父母,破坏僧侣的团结等等。
  条件满足以后,可以带着钱上官府了。
  官府?
  出家需要取得官府的同意。
  因为出家后不需要交税,不需要服役,那部分赋税服役的损失怎么办?
  交钱吧,买一份许可证。
  陈志诚说,一份度牒的实际“售价”,在一万到两万贯之间,小地方会便宜许多,几千钱而已。
  “换做长安、东洲等地,像那等有名寺庙,至少是三万贯钱以上,还得费不少功夫才能拿到。”
  “三,三万?”
  按住自己的小心脏,继续往下听。
  “戒金呢?”
  拿到度牒以后,就可以准备僧衣鞋,托钵,佛经等物,带着去度牒上规定的寺庙,交一笔戒金。
  干啥?
  寺庙吃饭住宿不要钱吗?
  “戒金交多少?”
  家里有钱,多交,家里没钱,少交,实在没钱用粮食布匹代替也行,或者勤工俭戒?
  第116章 美颜
  综上所述,可不是谁都能成为“注册僧侣”。
  拿到度牒后,物件和戒金等准备就绪,就可以在寺庙“实习”,等到一年两次的广会斋筵,举行仪式,剃度和受戒,正式成为沙弥,类似于初入职场的新人,待第二次传戒,成为比丘,就能领取“戒牒”——职业资格证书。
  再修行五年的僧尼,才有资格离开师傅和原属寺庙,自己单独出去修行。
  拥有合法身份的优势就出来了。
  度牒,官府承认其来历明确,身份合法,可以正大光明的行走。
  戒牒,寺庙认证该僧侣的修行年资和等级,不管去哪个寺庙,人家都会客气且周到的按照高级僧侣的待遇,管吃管住,好生相待。
  相当于可以免费游历整个大唐,甚至于出个国,只要勇气可嘉,去一趟印度并非天方夜谭。
  好处还是蛮不错,不过,得先挨过那些清苦的日子。
  路过一僧侣听见陈志诚在跟她介绍寺庙的情况,也说了几句,僧侣每日在寺院的大致生活。
  没听几句,她已是一副苦相。
  每日打卡项目取下:
  1-坐禅
  (静坐修行冥想,思考今晚斋堂食白菜还是豆腐。)
  2-课诵
  (一天两次,大家一起敲打木鱼诵读经文等等。)
  3-劳作
  (话说劳作的范围就比较多了,有些人负责种菜,砍柴,挑水,打扫等体力活,有些人负责幼徒教学,有些人负责病坊事宜等等。)
  以上是每日打卡,以下是每月/年打卡。
  1-布萨
  2-安居
  3-自恣
  4-普清
  不解释了,反正已经是晕头转向了。
  有缘再会。
  第二日一大早,她就被外面的动静弄醒了。
  广会斋筵一般是春秋各一次。
  不久前秋,已经举行过一次广会斋筵,为何又加了一次?
  据她推测,或许跟今年多地冻灾有关,何家湾所属黔中道下官府,为额外增加点收入,放了些名额出来,各寺庙跟着忙碌起来。
  能够进入佛门,前面说过,实属不易。
  即将成为沙弥的那些家属,纷纷前来见证这重要的一刻,而那些非“合法身份”的沙弥,多是些附近庄子上的孩子,他们的家人也特地前来。
  前面提到“幼徒教学”,指的就是庄子上天资较为聪慧的孩子,或者有某些其他情况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