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骁家军
  温芸的眼昨日是哭狠了,肿得不行,就这样有些迷茫瞧着萧寒山,还眨了眨眼。
  脾气是已经消了大半。
  “你怎么还在……”温芸这么想,便这么问出了口。
  萧寒山正弯腰给她套外衫,闻言顿了顿,掀了眼皮盯着她。
  “昨日不是急着要解释?”
  捶他,咬他,喊着萧寒山云云,先前的好脾气装都不想再装的模样,大抵也是他惯出来的。
  她听不见他的话,他便只好头疼地将她拐上了床。
  萧寒山坐于床沿,方才慢慢解释:“此事,并不宜过多人知晓。太后,也并不知晓。事既已安排妥当,桓王在明,皇帝在暗。一切事动,全看桓王与卫国公的动作。”
  “探子来报时,正是突发,那时我已然入宫,只得吩咐人传信宫外,楚轻舟自然懂得要先带你去暗室一避。”
  温芸又眨了眨眼。
  “故而,并非瞒你。”萧寒山又补。
  她心在四野,而他却玩弄阴谋。许多事情,根本无需装进她的心里。
  他已然没有选择成为一个满心澄澈,伸张正义之人。
  可温芸有。
  “没有了?”温芸问。
  萧寒山亦答,“嗯。”
  温芸沉默了片刻。原本脑子里就是乱糟糟的,他突然提及,她也难寻一个小处开口。循着本能,忽而张开手,环住了萧寒山的肩颈。
  她压在他耳边,有些闷闷道:“那你受伤了吗?”
  萧寒山怔了怔。
  想要回抱的手指凝在了半空,指尖收回了掌心。
  她听见他说。
  “没有。”
  闭了闭眼,又唤她:“令眠。”
  因是与她无关,与温府无关,萧寒山只挑着为何没告诉她这件事的原委细细道了一番。
  温芸是在温存志的来信里方才晓得这一场骇人听闻的事件细枝末节的来龙去脉。
  温存志并不知道,这是萧寒山与宣统的一场好戏,而只觉得萧寒山的翻供可谓跌宕起伏,让人着实捏了一把汗。他多书,幸而皇帝太后信任萧寒山,此事得以善终,也望温芸保重自身。
  零零散散将这些事情会在一块,温芸大抵上有了眉目。
  原来是,桓王,太皇太后这一干旧朝势力欲夺权,又明与小皇帝结盟,表面顺承,要为皇帝慢慢收回萧寒山手中的权,挫一挫萧寒山的锐气。
  萧寒山在察觉这一切后,应是姑息养奸,待桓王动作,等到桓王终于忍不住,要拉出埋在暗地里的线时,他与小皇帝再翻供,杀桓王个措手不及,也逼得他再使不出后招。
  温芸又知晓不少里面的细节,新婚夜萧寒山遇刺的刺客,与当日马球会暗害她的死士都有着相同符物,桩桩件件指向卫国公。严刑拷问下,方才托出桓王,长公主等背后暗许之事。
  姻亲远置,是用来放烟雾的,所谓人才把控,盐巡之事,温存志猜测,都是钓桓王等人上钩的饵料,而小皇帝与黄裘是内情俱知的。
  签字画押,定罪是跑不掉。可边疆祸事起,小皇帝却一反沉默点头,要叫桓王领兵,攻退边奴,以功抵过。
  狠手。
  倘若这一切都是一张精细的网,多少步步为营,大部分人在此时前,没有得到一丁点消息。正如萧寒山所言,此事,原本应当知晓的人就不过寥寥。
  而萧寒山的目的……是为寻保卫边土领兵打仗的头将?
  温芸想了半日,才顿觉这是一步相当妙的棋路。桓王为代表的旧势力不可小觑,萧寒山势力更是没有受到一点动摇,反而更让人觉得根深蒂固。桓王要保命,定会竭力远击外敌。
  而长公主与太皇太后,又无法挣脱皇宫,成为一步更不可或缺的相互制衡之棋。
  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不过,温存志的信中,有一处地方,温芸不甚了解。
  兄长提及,他忽而想起前朝旧事,原本,前朝有着极为精锐的一支部队,称为骁家军。统帅是大周两叁朝难得的骁勇善战之辈,只不过极度自信,逆旨率先攻打边城,最后竟全军覆没,还是朝廷再次出面,再申和善共处之意,方才平息祸事。
  有此案例当先,大周上下,朝野民间,也都奉行保守之策,以和为上。骁家军一案,成了当时文官集体倒戈的口诛笔伐。邻国只要做得不过分,图个叁城五池的,大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搪塞许多钱财为息。
  是多年不曾有出兵打仗之事了,他才提及几笔。
  温芸也只当是长了些见识。
  只是但从温存志的寥寥几笔,她却费解。
  为护国挺身而出者,怎么反倒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而这是那段历史的真相么?温芸留存自己的想法。
  倘若她是前朝人,她定要说上几分大逆不道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