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七零] 第109节
  徐兰怀着这种疑虑多催生一些苜蓿割下扔进池塘,然后去把一亩的玉米培土。
  到中午给玉米培完土,她煮点面条吃,填饱肚子收拾好。
  徐兰见当初和土豆一起种的红薯藤长得不算茂盛,她催生茂盛后再把长的红薯藤割下。
  她收起够家里种的,把剩下的割成小节种在玉米植株之间。
  徐兰把红薯藤种完已经四点出头,收起光伏板和蓄电池出山,到外面捆一捆柴背回家。
  晚上孩子们睡下后徐兰把红薯藤拿出来放在柴房。
  第二天早饭后,孩子们上学,唐启阳拿糯米去县城给叶家寄去。
  徐兰带着晓雯去柴房拿红薯藤去后院种下,玉米地里种完剩一小把红薯藤,她扔进猪圈给猪吃。
  随后母女俩喝些水把家里的门锁上,拉着板车拿铁锹去小石山,到小石山唐启阳已经在等她们。
  他们拉一车石头到家,孩子们已经放学回来,三个大的在做饭。
  下午,晓婕请假在家看小妹,徐兰和唐启阳拉两趟石头,最后一车卸下,徐兰擦汗问唐启阳:“拉回来的石头不少,够了吧?”
  唐启阳和她说:“没法计算精确,应该是差不多够了。”
  徐兰问他:“那还挖吗?”
  唐启阳擦汗笑看她:“不想拉了?”
  徐兰说:“是不想,院子里和路边,还有这里都堆满了,你还想堆放哪?”
  唐启阳说:“行,不挖了,到时候实在不够去现挖。”
  徐兰:“行。”
  孩子们去打猪草,两人去餐厅喝水,坐下歇一会一起去做饭。
  晓风几个打猪草回来,乔怡就过来,晓岱去写作业前进厨房和爸妈说:“爸,妈,我听同学说二队的二流子昨天分家了。”
  第119章 端午
  徐兰和唐启阳听了不意外。
  唐启阳一直在暗中关注着卢达才, 他被废后又蔫蔫病了一段时间,几个嫂子闹着分家,被公婆压住没分成。
  开春后卢达才上工干活没力, 挣不到几个工分,几个嫂子更不满, 分家是迟早的事。
  徐兰和晓岱说:“你们听听就行, 碰到他赶快走。”
  “嗯”, 晓岱应声去餐厅做作业。
  晚上孩子们回房睡前徐兰又交待晓风她们:“你们碰到卢达才赶快走, 不要一个人出我们队。”
  晓风带头点头应:“妈, 我知道,我会看好妹妹们。”
  晓语说:“妈,我知道。”
  晓婕也说:“妈, 我知道。”
  爱玩的晓岱说:“妈,我也知道。”
  唐启阳在一边和她们说:“遇事的时候要先冷静,想办法按我教的脱身或求救。”
  虽然卢达才现在看着老实下来, 年后身体养好也不再去寡妇家蹲点, 但谁知道他心里怎么想, 不能大意。
  晓风四姐妹郑重应:“知道!”
  晓雯看看姐姐们也糯糯应:“知道。”
  次日唐启阳出门去打听木材,徐兰提个篮子带着晓雯去上工。
  她领锄头出来就见纪凤英和王秋花在等着自己一起走, 三人边跟着大家走边说话。
  纪凤英笑问徐兰:“小兰, 你家石头拉够了?”
  徐兰笑说:“够了,再准备木材和瓦片就差不多。”
  王秋花说:“瓦片容易些, 木材可不好找。”
  买瓦片是比较容易, 黄家湾就有, 唐启阳已经和那边的人订好, 九月份要。
  徐兰说:“是啊, 尽力找吧, 实在找不到只能用竹子”,这是最坏的打算。
  纪凤英说:“真找不到也只能这样,六七年换一回房顶。”
  “嗯。”
  一行人过大路下梯田,徐兰背起晓雯走,纪凤英帮她提着篮子,王秋花帮她扛锄头。
  她们远远看到两个专家在一块水田里弯腰查看水稻。
  纪凤英说:“今年我们的水田不长虫也不长草,别的大队用同样的种子,长虫也长草,真是奇怪。”
  王秋花笑说:“我们两家的祖宗又显灵了呗。”
  徐兰心想是唐启阳大半夜费功夫消杀的,功劳扣到祖先头上了。
  徐兰问她们:“嫂子们,队里的玉米我没有近看,长得怎么样?放肥料和没放肥料差别大吗?”
  纪凤英说:“差别挺大,放肥料的叶子翠绿,根部粗壮,不放肥料的叶子有些黄,根不够粗壮。”
  王秋花可惜说:“是啊,差别很明显,有足够的肥料全放就好了。”
  大家说说话就到对面山坳,徐兰把晓雯安置在地头拿锄头很花生培土。
  这边是每年开荒每年扩种,所以杂草很多,先用锄头把杂草锄起堆在花生根部旁,然后从两边挖土埋上,把杂草完全深埋住,让杂草烂在里面成花生的肥料。
  玉米都不够肥料放,花生更没有肥料放,种黄豆能肥地,所以去年种黄豆的地方今年种花生,去年种花生的地方今年种黄豆。
  去年冬天开出的荒地全部种黄豆。
  天气不冷不热,这时候干活比较舒服,徐兰干活又快又好,记分员来看了心里佩服她。
  两个驻进半山大队的农业专家钱海蓝和张和平又在半山大队一队到三队的水田还有玉米查看后回到大队部。
  两人不仅负责研究半山大队的农作物,还收集周围几个大队的农作物生长的详细清况,其他公社用新种子种的田地也要大致了解,隔段时间两人分开去查看。
  大队部腾出一间办公室给他们用,他们回办公后就开始写报告,把半山大队和周围几个大队,还有t县其他公社的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详细写下。
  两人着重报告半山村今年的水田不长虫不长草的情况,还有三个小队的玉米施肥不足的问题。
  关于半山村种玉米的肥料不够,他们之前就向上报告过一次,但到现在都没有消息,玉米已经培土,看长势差别很明显的玉米苗,钱海蓝和张和平心里非常可惜。
  如果玉米苗都能施够肥料,结出的玉米种会更好!
  到中午下工,徐兰叫王秋花帮忙看锄头带着晓雯回家,这里离得远,大家基本上是家里人送饭送水来,在地头吃。
  家里没有人做饭的就提早一个多小时回家做饭给家里其他人送来,比如纪凤英。
  徐兰带着晓雯回到家洗手就能吃饭,下午晓婕请假在家带小妹。
  所以吃过午饭徐兰就一人带水去上工,她到时刚好是上工时间。
  干了一天活徐兰挣到八公分,是公分最高的那部份人,不是农忙时节,几乎没有机会挣到十公分,男女一样。
  徐兰回到家唐启阳已经回来,正在厨房里炒菜,她向厨房看一眼去井边洗手后进厨房站他身后问:“今天怎么样?”
  唐启阳回头笑说:“妥了,九月林场能匀给我们一些,但只够房顶和搁楼横木,窗户,搁楼铺的木板是不够的。”
  徐兰说:“那就用竹子铺吧。”
  唐启阳:“嗯,摆饭吃饭。”
  次日夫妻俩一起去上工,别人问唐启阳筹备木材的事,他担心有变数不和人把话说死,只和问的人说:“到九月份才确定有没有。”
  那人羡慕说:“你还有门路,我们都不知道向哪里找买。”
  唐启阳说:“买到也欠人人情啊。”
  “也是,要办点事是要欠人情。”
  唐启阳:“可不是”,置办点东西拐来拐去,人情复杂,这是他最不喜欢的地方,但生活在这个社会,又不得不面对和正视这个问题。
  给花生和黄豆锄草培土后,天气越来越热,端午临近。
  端午前下几场大雨,下大雨后徐兰就和唐启阳从早到晚的往山上跑采蘑菇回来,轻洗晾晒。
  下雨蘑菇干得慢,唐启阳晚上就用火异能稍稍烘干一下,不让蘑菇晒坏。
  父母忙活,晓婕就请假在家带小妹。
  端午节前一天唐启阳清早去县城早买东西,顺便取回两个包裹,下午他又出去一趟,回来提回四条臭鳜鱼回房间叫徐兰去收起。
  徐兰回房间闻着臭鳜鱼不可言状的味,拿出一个比较大的密封食物盒装然后再收起。
  临傍晚唐启阳提篮子给二老送去四样节礼,一条一斤多半肥瘦的肉,四个咸鸭蛋,油纸包的半斤肉松,老两口一人一件夏天上衣。
  这礼是队里头一份,唐振家看了心里满意。
  唐启阳看他收下后和他说:“衣服是给你和娘穿的,如果穿到别人身上,以后别想再有。”
  唐振家不满说他:“你一个男人心胸怎么这么小?”
  唐启阳问他:“你另三个儿子心胸广,不如和我说说他们给你弄什么好吃的?给你做衣服了吗?”
  唐振家气道:“他们要存钱将来给儿子娶媳妇,你媳妇什么时候生儿子?”
  唐启阳说:“我不急,你这么多孙子急什么?我房子还没起。”
  唐振家说:“你不急我替你急,将来你老了…”
  唐启阳明白老头子接下来要说自己将来老了有侄子照应之类的。
  他抬手阻止老头子继续说下去:“用不着你替我急,这辈子我长命百岁,我老了儿子也老,说不定身体不如我,照顾不了我。”
  自己和徐兰有异能,体质好,活上百年应该不是问题。
  以后就算生儿子,他们老时儿子也老,儿子都可能没有能力照顾自己,更不用说这些侄子,指不定还没有他们活得长。
  唐启阳说完转身就走,唐振家看着老三的背影愣神,老三自从练武后变年轻很多,精神得不行,看上去比老四还年轻六七岁,他真有可能很长寿。
  徐兰和唐启阳决定过个隆重的端午节。
  晚上睡前,徐兰洗八斤糯米泡上,泡上一些催生的红豆和绿豆,把摘来晒一天的棕叶洗干净。